我开始从这个角度认真地审视Linux和FreeBSD,并了解到硬件支持是十分重要的。(我也了解了NetBSD,但是即使这样,它几乎可以在任何设备上启动,尽管驱动的支持非常贫乏。)我开始在我的工作站上进行FreeBSD双启动,在这上花费了越来越多的时间。但是,不仅仅是硬件支持把我从OpenBSD推开。
FreeBSD的开发模型——至少是这样——更敏感。正如我所说的,越是深入于OpenBSD的开发,我越是想要离开,而这大概得益于项目领导者的态度。在OpenBSD 4.2的起步阶段,Theo de Raadt就成为了Linux开发者中广为人知的公开争论,这给一堆人指出了错误的道路。
评论删除后,数据将无法恢复
评论(50)
引用来自“凌晨4点半”的评论
人不是神,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OS也各有长项,各有适合,非要拿BSD作为个人的桌面系统,那MAC干吗呢?
我长期在笔记本上使用DEBIAN,全称是debian GNU/Linux。基本能满足我桌面需求。也长期关注openBSD,其安全特性是NO1,不夸张的说,如果我们少了这个OpenBSD的话,网络世界会经常瘫痪的。
引用来自“ikaroswu”的评论
引用来自“biergaizi2009”的评论
引用来自“ikaroswu”的评论
引用来自“biergaizi2009”的评论
开发商?开发者吧。什么破机器翻译。不过 OpenBSD 确实天天和 Linux 高调开战,挺嚣张 ,当然 Linus 骂起人也是很厉害的
引用来自“biergaizi2009”的评论
引用来自“ikaroswu”的评论
引用来自“biergaizi2009”的评论
开发商?开发者吧。什么破机器翻译。不过 OpenBSD 确实天天和 Linux 高调开战,挺嚣张 ,当然 Linus 骂起人也是很厉害的
引用来自“雅各宾”的评论
引用来自“精粹”的评论
引用来自“雅各宾”的评论
引用来自“精粹”的评论
鲁棒是啥玩意儿?
鲁棒不是撸棒
这里鲁棒是指关联、依赖,反正就是剪不断理还乱,
引用来自“精粹”的评论
引用来自“雅各宾”的评论
引用来自“精粹”的评论
鲁棒是啥玩意儿?
鲁棒不是撸棒
这里鲁棒是指关联、依赖,反正就是剪不断理还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