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访谈】程序员,希望你不是狼,也不是小白兔

h4cd 发布于 2018/08/05 20:31
阅读 7K+
收藏 21

1、焦虑

  • 第一批 90 后已经老了
  • 第一批 90 后已经出家了
  • 第一批 90 后已经离婚了
  • 摩拜创始人套现 15 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 年薪 200 万的人被裁掉了,月薪 5000 的你该怎么办?
  • 你以为你是在学习,其实你只是在感动自己
  • XX 你都还不知道,你已经 out 了
  • 你的安全感,正在毁掉你
  • 你为什么这么年轻就用保温杯?
  • ……

这些都是近来网上不断出现的标题。它们都是在让人更加焦虑。

“焦虑是对生命安全、前途命运等的过度担心而产生的烦躁情绪。其中含有着急、挂念、忧愁、紧张、恐慌、不安等成分。”

媒体喜欢炒作焦虑,因为能够让你焦虑的点,比如没钱、学识不够、年龄渐长却没有干出一番大事业,这些往往都是你生活中避不开的话题,文章流量很容易保障;或者更赤裸裸地,一旦你更加焦虑了,相关培训机构的课程就很好卖了。

焦虑如果不被反复提及的话,那它会是人自我激励的良药。“生活很辛苦,今天也要元气满满哦!”、“奔跑吧,兄弟!”、“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何不关注那二一?”……一点点默默的焦虑,它是让人温暖的鸡汤。

然而媒体越来越喜欢炒作焦虑,归根起来主要炒作“有没有钱”的问题,他们根本不想让你只是喝喝鸡汤,他们还想给你打打激素,使得焦虑成了很多人生活、工作下去的驱动。

如果理性来看,其实工作、生活压力确实存在,焦虑也是正常的,但是这些不断强化焦虑的文章现象级地出现,让原本已经身心俱疲人们承担更多压力。这些能够产生焦虑的信息不同于鸡汤,如果把安利鸡汤看作谆谆善诱,那这些焦虑信息就好比无情的嘲讽!它们在试图阻止人们以一个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生活与工作,转而采用“疯魔”的方式来对待。不疯魔,不成活;你倒是成活了,可是你也已经成疯成魔了。



把目光聚焦到程序员群体上。程序员与广告设计师、医护人员被评为当下最容易猝死行业工作者,焦虑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极为深刻。

2、焦虑下的第一类程序员

——你知道凌晨 4 点的北京是什么样吗?

——当然知道,一般这个时间我还在公司敲代码。怎么了?

——噢,没事了……

科比怎么都想不到,在他凌晨 4 点见到了洛杉矶之后,这句经典语录会被千里之外的中国软件开发者们玩成梗。

集体焦虑之下,催生出许多狼性文化的互联网公司,或者反过来说是狼性公司们在一开始培养了社会的整体焦虑氛围。为狼性公司卖命(字面意思)的程序员称为狼性程序员。

狼性文化的公司强调狼的野性,凶猛、刚毅、为了目标不怕吃苦是它野性的具体表现,当狼的野性发作时,也正是它疯魔时。

狼性程序员为了生活,屈服于焦虑,干起了加班的勾当。往死里加班,加班到疯魔,加班到天昏地暗,加班到家庭都轻视,加班到身残体废,加班到生活只有工作。

  • 凌晨 4 点还在加班很正常
  • 996(早上 9 点上班,晚上 9 点下班,一周工作 6天)太轻松了
  • 高管 12 点之前不可能睡觉,还要守着手机,以防服务器突发情况发生
  • 0 点睡觉很会养生
  • 晚上 10 点之前下班回家的都直接炒掉
  • ……

科比见到此情此景,竖起了大拇指哥,来了一段“six six six, skr skr skr”,从此再也不好意思跟人说他见过凌晨 4 点的 anywhere。

然而焦虑也可能使得野狼们不只拼命加班,还活生生地拼命。例如,在公司干了十几年的程序员被公司裁员,望着窗外灯火辉煌的大城市夜景,思考近不惑之躯,裁员之后不知道还能出去别的公司找什么工作,并且也不知道自己还能干些什么,一时想不通今后要怎么给妻儿好的生活,焦虑之下,从公司大厦跳下,一夕命陨。

焦虑下的第一类程序员,屈服于焦虑。

3、焦虑下的第二类程序员

在焦虑氛围之下,也有不为所动的另一波程序员,他们首先是小白兔程序员,所谓的小白兔,指的是那些态度认真、价值观紧跟公司,但工作能力不强的员工。

首先,“小白兔员工”这个标签并不是直接在判死刑。世界这么大,打工的人那么多,算到程序员头上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人与人天赋与经验不同,对同一件事情的胜任程度也是不同的,并且对于工作能力的评判也是相对的,不可能达到所有程序员都有超常的工作能力的状况。所以其实有的人工作能力一般是可以理解的,并且不同工作能力的人出现在同一个公司也是必然的。

但是,这些小白兔中有一些是“信佛”的,他们被称为佛系小白兔,典型特征是不思上进!他们不仅不想着提高自己工作中的业务能力,也不在生活中吸收一些东西,完善自己。

佛系最初指的是将自己的兴趣爱好永远都放在第一位,基本上所有的事情都想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和节奏去做,后来在使用中偏离了原义,被诠释为 怎么都行、不大走心、看淡一切的生活态度。

表现在程序员身上就类似:

  • bug 改不改,随便
  • 绩效资金要不要,不在乎
  • 老板说就说,简单改改就是了
  • 产品经理又逼逼,随他去吧
  • 加班就加班,吹吹空调打发时间
  • 测试要不要,无所谓
  • ……

这与狼性程序员形成鲜明的对比,他们难道没有理想的未来,没有家人要照顾,难道有很多钱吗,不焦虑吗?或许他们也会焦虑却无可奈何,或许他们还没体会到生活的辛苦,又或许人家是官/富二代。

周鸿袆关于公司应该定期清理小白免员工的经典言论,其中需要清理的员工称为佛系小白兔似乎更加精确。在他的描述中,这些小白兔会使得公司出现“死海效应”,好员工像死海的水一样被蒸发掉,海水盐度变得很高,正常生物不容易存活:能力强的员工容易离职,因为他们难以容忍公司内的愚蠢行为,不上进的小白兔员工倾向于留着不走,时间一长,他们自动就沉淀成中高层了。

焦虑下的第二类程序员,远离焦虑,而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周鸿袆、马云、史玉柱等老板会因此而焦虑。

4、焦虑下的第三类程序员

焦虑下的第三类程序员是真正意义上的佛系程序员。他们真正将自己的兴趣爱好永远都放在第一位,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和节奏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先看看国外,作为程序员,Ezekiel Buchheit 很少上 GitHub,他没有自己的个人项目,并且讨厌 Hackthon。然而这并不是说他不思上进,他独立经营着宠物狗业务;每周跑步 50 多英里;作为当地艺术社区的成员,他每周会花三个小时时间去绘画工作室与艺术家们一起交流、创作;而平时晚餐后会把美好时光用来与妻儿共度,或者创作自己的小说。

生活从来不只是工作,正如 Ezekiel 自己所说“我不断让自己在设定的时间内,并且在维持平衡的生活的情况下变得优秀。我知道要成为精英,就要牺牲掉一些东西,但生活是我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牺牲的。”

焦虑下的第三类程序员,直面焦虑,在工作与生活中找到平衡。

也许很多人会说,国内开发者的苦逼生态与外国完全不同,那么下边来看看一个国内的案例。

叶大侠是个 90 后的程序员,是的,跟他同龄的那批人“有些出家了”、“有些成了亿万富翁”、“有些离婚了”、“有些代言保温杯了”。而他,还是葆有年轻的心态与积极的生活观点。

对于焦虑,叶大侠觉得有一定危机感是好事,但也没有必要过度焦虑。他认为如果职业生涯中能有一次机会站在浪潮之巅,也许就能完成资本积累,而程序员是其中最有希望一个群体,对于开发这个工作,持续学习和精进,等待机会的到来,这就是程序员该做的事;而生活才是人生的主要部分,不管当下所处的环境如何,首先要在心态上去追求有质量的生活,直面焦虑,在工作与生活中寻求最好的相处方式。

5、直面焦虑的生活

挤时间开源的开发者

叶大侠首先是个比较出色的程序员,除了完成开发工作外,他因为个人实际需求,还开发了一些高效的工具,并且将它们开源。

很多人觉得,在本来就已经焦虑的氛围下,本身高强度的开发工作中,哪有时间、精力与兴趣去搞个人的开源项目。叶大侠觉得开源这件事是这样的,一方面要结合现有的工作,在你能掌控的时间内想办法将工作做得更好,而不仅仅是完成任务,这多少会需要更加得力的工具来帮助,而往往自己定制化的工具会更加高效;另一方面,要有“偷懒”的思维,是否有很多枯燥或重复性的工作?这些能不能通过花点时间写个程序搞定?

首先在这样两种想法的结合下,自己挤时间去开发个人项目就变得有动力。而当你做的东西得到了同行的认可,除了能让你收获满满的成就感,也有助于你的职业生涯,比如找工作;另外你把自己的思考和成果与别人分享的时候,你就会对自己做的东西有更高的要求,这样的正向反馈会进一步去促使你提升自己,这就让高强度开发工作下的开源成为了可能。

他举了自己开源的两个例子:

  • JApiDocs 是基于 Java 特点实现的一个 API 接口文档生成工具,可以在写代码的同时就生成接口文档。
  • SQLiteUtils 是对 Android SQLite 数据库操作接口的一个很简单的封装。

叶大侠介绍,在决定开始做 JApiDocs 这个工具之前,他主要是负责 Android 端的开发工作,开发组里的后端程序员们总是在代码写好之后,才手工把接口信息再一次写在相关文档上,如果接口有改动,他们代码和文档都得改。

这种协作方式有几个问题,一是前端程序员要等接口文档;二是如果接口设计不合理后面大家又要改。从后端的接口到接口文档到客户端的请求,其实可以合并成一步的工作,因为它们需要的信息都是等价的。

我知道后台他们用的是 Java 语言,基于对 Java 语言的了解,我开始动手设计这个东西,那时候还是挺忙的,这个小工具基本都是挤时间来完成的,前后大概花了 2 周时间。

而 SQLiteUtils 的开源,还是他刚大学毕业的事,通过该项目,他个人开发能力得到了不小的锻炼。

刚工作接触到的第一个项目很多业务都是基于本地数据数据库实现的,因此整个项目代码到处都是拼接的 sql 代码,看起来很头疼。这时我突然想起大学的时候用过 Hibernate,虽然没有仔细研究过它的具体原理,但它大概长什么样子我是有印象的,因此想到能不能做个类似的东西,那以后的日子就好过很多了。

那会儿刚毕业,没什么经验,也不知道有其它更好的库,就这样瞎捣鼓起来,最后实现的效果居然还不错,而且总的开发时间并没有花很多,后面都赚回来了。虽然现在看来是个还是一个比较幼稚的东西,但当时正是因为做这个事情使我的开发能力成熟了不少。

个人博客

工作之余,叶大侠还维护了自己的个人博客,博客中书写自己对于生活的感悟、记录游历山川的激情、分享开发工作的技术要点……

叶大侠有时候会用周末的一整天时间来写文章,有时候需要将文章分开多个章节,利用不同的时间去完善,有空就填一点。他认为写东西并不要给自己明确的数量指标:“我不逼迫自己要定期产出,而是等到真的有东西可写的时候再去动笔。”

同时他也经常鼓励身边的程序员也去写文章,他没有建议他们去写各个方面的文章,而是觉得先从技术文章入手就行,去对工作中使用的技术进行总结和输出。这样一方面可以强化自己对于该技术的理解与记忆,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分享技术而给自己带来影响力的积累。

游历山河

开始于几年前,叶大侠逐渐喜欢上了一项他认为比较酷的运动:徒步。

一开始是跟着一些周末出行的俱乐部去一些地方,比如麦理浩径、武功山;再后面离职后,我决定独自背包先出去看看这个世界,这次出走了差不多 1 个月时间。

那时是 12 月份,我看了很多风景,遇见了很多有趣的人。其中印象比较深刻的有在香格里拉梅里雪山下的雨崩村遇到 60 岁的韩国老爷爷,他独自一人,我陪他在雨崩走了两天,他说明年还要去四川看看;在四川牛背山碰到一个还没毕业的江南姑娘,她纤细的身姿,和接下来要将近 8 个小时的体力消耗是联想不到一块的。她走得很慢,半路我们还遭遇了暴雪的袭击。第二天下山后我们一起去看了海螺沟冰川,在分别时,我问她你接下来去哪,她说会去大理一边做义工,一边继续旅行。

热爱音乐

大学时买了第一把吉他,那时候的叶大侠只知道乐谱可以在网上找,关于吉他、乐理还一窍不通。在学习中,通过 YouTube ,他知道了韩国著名指弹吉他手郑成河,继而知道了 fingerstyle,顿时惊呆,“原来吉他还能这样玩”。

毕业后,在住房附近有一家音乐主题的咖啡馆,叶大侠一有空就过去听别人弹吉他,偶尔自己也上去玩一下,慢慢就认识了一些玩音乐的朋友。有时候大家兴致来了也会去路演,并尝试去自学一些乐理的东西。后来还在公司与志同道合的同事创立了吉他俱乐部。

对于音乐的热爱,叶大侠并不仅仅只是玩玩,他后来离职去做搜谱引擎,创立了国内最全吉他乐谱的数据库。同时继续在音频、midi 和乐谱渲染等和音乐相关的核心技术领域不断探索,并做出一些小工具。他希望让音乐爱好者花更低的成本学会一门乐器,让音乐老师能赚更多的钱,基于这样的理念,目前他与合作伙伴正在计划上线一个能让音乐爱好者有眼前一亮的平台 C 大调音乐网

而对于当初离职去做音乐事业,他的描述显得很佛系:

之前是在一个游戏类创业公司里当移动端的技术负责人,虽然在技术层面可以把工作做好,但因为骨子里面根本没有游戏基因,缺乏内驱的动力,除了赚钱也找不到什么理由了。所以我便不愿意这样继续混日子。

在离开这家公司后,我慢慢地开始深入去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在选择方向上我的逻辑很简单:如果要选一件能坚持五年、十年甚至更久的事情,那么我必须热爱这个事情。我的答案就是做一件和音乐有关的事情,我热爱音乐,但直接去当音乐人又不切实际,而编程是我熟悉的一个领域,那时候很自然地就想到用技术去结合音乐做点事情。

他的理念如同下边这段话所讲:

Find three hobbies you love: one to make you money, one to keep you in shape, and one to be creative.

找到你热爱的三个爱好:一个可以帮你赚钱,一个让你保持健康,一个让你有创造力。

编程可以让他赚到钱,旅游则是很好的减压方式,创造力是他欠缺的部分,他很期待音乐可以补上这一部分。

真正的佛系程序员都是一样的,热爱生活,直面焦虑,在工作与生活中找到平衡。

6、回到焦虑

“我也会焦虑,我的音乐事业会怎么发展?我出去徒步的时候有些九死一生的情况如何应对?我手头没钱这几天怎么过?国内狼性互联网公司确实不少,不用加班的程序员很少。身边的同行包括我自己经历过的公司,无论大小,大家基本都会被加班。有些程序员拼了命去干,而也有一些人就混口饭吃,随意应付。”

谈及焦虑,叶大侠觉得焦虑并不可怕,相反,良性的焦虑是正常生存下去的必要内容;而如果因为焦虑而把工作当成生活的全部,将得不偿失。他认为工作最终还是需要回归到自己喜欢的一件事情上为好,焦虑在其中只不过是一点必需的驱动。

尽管刚开始你为了积累资金、人脉而可能需要做一些自己并不喜欢的事情,但是毕竟工作会占用你生命的大半时间啊,一生都只为赚钱的工作那得留下多少遗憾。

从大爆炸到现在的我,有 99.99...% 的概率是不应该出现的,但奇迹就这样发生了,只有好好把握好时光,花在美好的事物上,才配得上这份弥足珍贵的幸运。我觉得保持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去探索她,去感知她,这点很重要。

最后他也给出了他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减压、减焦虑方法:

如果你经常觉得自己很忙,没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一些事情,你不妨按照程序员的习惯,按照“性能优化”的思路来思考 :先给自己的时间使用打一小段时间的“log”,看时间都花在哪里了;然后看哪里有优化的空间,尤其着重优化耗时比较多和循环次数比较多的场景。

我很早就培养了这样一个意识:如果差不多的一件事情反复出现,那就应该用工具或一段程序去让它自动化。一个优秀的程序员,应该去不断打磨和优化自己的技能、工具和流程,这样就会逐步变得高效起来,也能省出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个人时间多了之后,才有条件去学习其它东西,去体验生活的美好。

当然,积极向上的心态是首要的。

希望你不做狼,不做小白兔,就做你自己,在态度上先直面焦虑,在工作与生活中寻求最好的相处方式。下一次如果有人再问你,你见过凌晨 4 点的 XXX 吗,希望你的回答可以是:那家伙,那必须的,那会儿我正跟我的 TA 在做爱做的事。

 

[本文系根据开源中国对开源作者叶大侠的采访整理而成。]

嘉宾介绍

叶大侠,会玩吉他的产品程序员,不著名开源工具 JApiDocs 作者,C 大调音乐网 创始人。自由职业中,在折腾和音乐相关的产品。

加载中
2
h
hgoldfish

好文啊。现代社会过于安逸,人类所能承受的压力阈值越来越低,所以才会更容易焦虑。优秀的程序员老是考虑 BUG,就更容易焦虑了。

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叫做《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杀死你》,里面谈了一下怎么样管理自己的焦虑。

总之呢,这个时代的人类平均寿命应该会达到100岁,人生才刚刚开始。一切看开点。

1
f
fzn0268
好一篇植入
西
西门刮风
感觉点睛评论。哈哈哈。。。
1
悲喜世界
悲喜世界

看了很久,最后发现,不是我想的样子。

1
小学生123

文章前半部分还可以,但是后半部分植入有点生硬了。另外还有一种焦虑 那就是大龄程序员的焦虑,技术不行又怕被公司干掉。所以各种勾心斗角,排挤能力强的人,拍领导的马屁。

1
洋莹
洋莹

我应该就是那种当得了狼又想做小白兔的程序媛,但是太过小白兔的生活会让我变得安逸,要么学要么死。叶大侠的生活是我一直在找的平衡点

0
编号52627
编号52627

美文,👍

0
bug制造专家
bug制造专家

被埋没了,当写手去吧~!

0
s
seefly

你这写的什么?

0
vorter
vorter

写的不错

OSCHINA
登录后可查看更多优质内容
返回顶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