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全网技术文章,根据你的阅读喜好进行个性推荐
兆芯上周再次向 GCC 编译器上游提交了合并“陆家嘴”CPU 的支持补丁,因为此前提交的时候由于时间太晚,错过了 GCC 12 的合并窗口。
台湾威盛 (VIA) 和上海市政府的合资企业兆芯在 2019 年推出了 ZX-E / KX-6000 系列 x86_64 微架构处理器,代号为 “陆家嘴 (Lujiazui)”,被用于笔记本电脑和服务器。KX-6000 采用 16 纳米工艺制造,频率 3.0GHz,为八核 x86-64 处理器,性能比上一代 KX-5000 系列提升了 50%,达到了英特尔 i5-7400 的水平。
▲ 兆芯“陆家嘴”CPU
“陆家嘴”CPU 在 2019 年刚发布时,Linux 内核上游就加入了对它的支持,但被广泛使用的 GCC 编译器一直没有正确识别陆家嘴处理器,而是将其错误识别为英特尔的 Core 2 或 i386 CPU。兆芯最近几个月一直在尝试在 GCC 编译器中对“陆家嘴”提交上游检测和支持。
GCC 邮件列表显示,兆芯上周再度向上游提交了支持“陆家嘴”的补丁。
本次补丁修复兆芯 CPU 厂商 ID 检测问题,增加兆芯“陆家嘴”处理器支持。目前 gcc 无法识别兆芯 CPU(厂商ID“CentaurHauls”和“Shanghai”)。如果用户使用 -march=native 选项,他们会感到困惑。该补丁在兆芯家族 7th 处理器中启用 -march=native 和 -march/-mtune=lujiazui,根据处理器的特性设置成本和调谐。我们添加了一个新的 md 文件来描述陆家嘴管道。
点此查看更多细节。
评论删除后,数据将无法恢复
兆芯再次向 GCC 上游提交合并“陆家嘴”CPU 支持补丁
兆芯上周再次向 GCC 编译器上游提交了合并“陆家嘴”CPU 的支持补丁,因为此前提交的时候由于时间太晚,错过了 GCC 12 的合并窗口。
台湾威盛 (VIA) 和上海市政府的合资企业兆芯在 2019 年推出了 ZX-E / KX-6000 系列 x86_64 微架构处理器,代号为 “陆家嘴 (Lujiazui)”,被用于笔记本电脑和服务器。KX-6000 采用 16 纳米工艺制造,频率 3.0GHz,为八核 x86-64 处理器,性能比上一代 KX-5000 系列提升了 50%,达到了英特尔 i5-7400 的水平。
▲ 兆芯“陆家嘴”CPU
“陆家嘴”CPU 在 2019 年刚发布时,Linux 内核上游就加入了对它的支持,但被广泛使用的 GCC 编译器一直没有正确识别陆家嘴处理器,而是将其错误识别为英特尔的 Core 2 或 i386 CPU。兆芯最近几个月一直在尝试在 GCC 编译器中对“陆家嘴”提交上游检测和支持。
GCC 邮件列表显示,兆芯上周再度向上游提交了支持“陆家嘴”的补丁。
点此查看更多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