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开源软件
问答
博客
翻译
资讯
Gitee
众包
活动
专区
源创会
高手问答
开源访谈
周刊
公司开源导航页
登录
注册
资讯
软件
博客
动弹
专区
问答
活动
工具
培训
APP
Gitee
新媒体
OSC 公众号
硬核 + 嬉笑怒骂
OSC 微博
技术圈大 V 出没
OSC 视频号
AI 百科
OSC 今日头条
微头条显行业百态
LFOSSA 公众号
LF 开源软件学园
Gitee AI 公众号
大模型托管平台
Gitee 服务号
研发管理解决方案
登录
注册
成熟的 Git 分支模型
公众号原文: 成熟的 Git 分支模型 今天介绍一下工作中会用到的 Git 分支模型。 先贴上图以表敬意 闲言 在学校不管是自己写课程设计还是给老师做项目,有 2 到 3 个人一起协作开发时就会使用 Git ,但是只是简单用...
作者:
小烁笔记
成熟的 Git 分支模型
分享
复制链接
README badge(
)
社交分享
微信
QQ
微博
osc_566335
2019/03/09 19:56
引用来自“云南老司机”的评论
引用来自“久永”的评论
识其皮,不识其髓。
“书读大略”,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怎么哪里都有你
是的!有计算机,有网的地方就会有我幽灵。。。
回复
举报
小烁笔记
2019/03/08 23:29
引用来自“全体人员”的评论
为啥不用tag呢?我们是这么操作的,开发在dev-xxx分支(可能有多个功能在并行开发),master放线上代码(方便查阅),每次发版本从dev-xxx拉出来一个v1.2.x这样的分支进行合代码(多版本并行开发),然后在v1.2.x上面打tag,发布(测试版本也一样)。版本正式上线后,把v1.2.x合并到master。
合适就好,我们这边参考 git flow 去做的
回复
举报
小烁笔记
2019/03/08 23:28
引用来自“久永”的评论
识其皮,不识其髓。
“书读大略”,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如果有哪些地方说得不好欢迎指出,这么笼统说不太理解
回复
举报
小烁笔记
2019/03/08 23:27
引用来自“ZeroneLove”的评论
和我们公司目前是用的分支模型完全一样
哈哈,都是参考 git flow
回复
举报
小烁笔记
2019/03/08 23:25
引用来自“javaxiaoz”的评论
没用过分支,就一个猪肝
适合就好
回复
举报
小烁笔记
2019/03/08 23:24
引用来自“不空”的评论
可以试试git flow😊
嗯嗯,就是参考 git flow 的
回复
举报
小烁笔记
2019/03/08 23:24
引用来自“黄正文”的评论
适合自已的就好
是的,各有各适用的场景
回复
举报
黄正文
2019/03/08 20:20
适合自已的就好
回复
举报
osc_566335
2019/03/08 09:56
识其皮,不识其髓。
“书读大略”,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回复
举报
晨雨零稀
2019/03/08 09:50
完全不知道说什么
回复
举报
回复 @
{{ emoji.type }}
{{emojiItem.symbol}}
评论用户
推荐博客
Hologres诊断与优化快速入门
阿里云大数据AI技术
·
今天 11:41
0 评论
从对话到自主行动:AI应用如何从 Chat 进化为 Agent?开源项目源码深度揭秘|得物技术
得物技术
·
今天 11:27
0 评论
一文读懂2024!2025往“这”瞧 |《2024 IT行业项目管理调查报告》发布!
炒蚕豆吃蹦豆
·
今天 11:27
0 评论
深度剖析 StarRocks 读取 ORC 加密文件背后的技术
vivo互联网技术
·
今天 10:56
0 评论
算力,并不是大模型厂商发展的护城河
cash_0314
·
今天 10:29
0 评论
万字长文解读MCP框架,让你掌握mark3labs/mcp-go
梦朝思夕
·
今天 08:28
0 评论
《跟老卫学仓颉编程语言开发》实战:猜数字游戏
waylau
·
昨天 16:40
0 评论
如何准确获取 MySQL 主从延迟时间?
爱可生开源社区
·
昨天 15:07
0 评论
大模型赋能,指标平台更懂你的数据
袋鼠云数栈
·
昨天 14:28
0 评论
DistilQwen2.5-R1发布:知识蒸馏助推小模型深度思考
阿里云大数据AI技术
·
昨天 14:23
0 评论
删除一条评论
评论删除后,数据将无法恢复
取消
确定
©OSCHINA(OSChina.NET)
工信部
开源软件推进联盟
指定官方社区
社区规范
深圳市奥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2009483号
顶部
引用来自“云南老司机”的评论
引用来自“久永”的评论
识其皮,不识其髓。
“书读大略”,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引用来自“全体人员”的评论
为啥不用tag呢?我们是这么操作的,开发在dev-xxx分支(可能有多个功能在并行开发),master放线上代码(方便查阅),每次发版本从dev-xxx拉出来一个v1.2.x这样的分支进行合代码(多版本并行开发),然后在v1.2.x上面打tag,发布(测试版本也一样)。版本正式上线后,把v1.2.x合并到master。引用来自“久永”的评论
识其皮,不识其髓。“书读大略”,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引用来自“ZeroneLove”的评论
和我们公司目前是用的分支模型完全一样引用来自“javaxiaoz”的评论
没用过分支,就一个猪肝引用来自“不空”的评论
可以试试git flow😊引用来自“黄正文”的评论
适合自已的就好“书读大略”,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