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15 10:43
小企业要效率,大企业需要流程;小企业追求个人效率最大化,大企业是流程标准和控制;“早期”这个标准,视环境不同而异;
2014/05/15 10:43

引用来自“haitaosoft”的评论

早期还是得多听听看看各方的意见才是正确的做法吧
否则,后期再加、改,才是要命的
是啊
2014/05/15 10:43

引用来自“周星_开心白日梦”的评论

招人就应该用80%的时间而不是随便找个大学毕业生,招来了就要信任,放手,要不招人干啥,自己都干了就好了,然后人家还真是什么都自己指导着你干。。。
这个想法很好
2014/05/14 15:21
赞一个79
2014/05/13 23:43
招人就应该用80%的时间而不是随便找个大学毕业生,招来了就要信任,放手,要不招人干啥,自己都干了就好了,然后人家还真是什么都自己指导着你干。。。
2014/05/13 23:40

引用来自“ruki”的评论

不仅是代码上的介入 我们这边的领导经常会介入来打乱整体的产品开发 主管都没实权 经常做无用工 对外一个版本都没发 内部已经重写了好几遍 版本迭代到3.0了
我们全公司都要做好老大随时临幸于你的准备
2014/05/13 22:28
写得挺好。
另外,我最希望看到从搞得快可以多赚多少钱或者减少多少损失、搞得稳可以多赚多少钱或者减少多少损失的角度来看软件产品的队伍规模、队伍结构、需求与变更控制力度等现实问题如何解决的分析文章
期待!
12年来,我见过超过1000份移动互联网产品的白皮书、商业书,令人失望的是,99%沦落为科技玩具、流产婴儿、吸引VC的工具等等,非常遗憾
2014/05/13 20:18
介入就是把相干人员include进来,那项目中人的反馈呢(包括自主的和被动的)。这个也很重要啊,比如流程中出现了问题怎么办?
2014/05/13 17:02
如果你的团队在项目开发上进展不顺,不妨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流程管理,当初在人才选拔和介入机制上是否需要整改,亦或是换一个更先进的工具。
这点深有体会。人才选拨的话其他 重要性不大。因为 选拨的人才,只要不是蠢材,在进入公司理论上几个月应该会熟悉大体流程的。
而项目进度跟不上,更多是 领导层对于介入 不及时引起的。 我做过领队,因为没有介入整个团队中,让他们自由耕放,结果导致后期不少项目 变得不可控了。 当时想介入已经来不及了。
2014/05/13 16:01

引用来自“我的上铺叫路遥”的评论

引用来自“我的上铺叫路遥”的评论

引用来自“haitaosoft”的评论

早期还是得多听听看看各方的意见才是正确的做法吧
否则,后期再加、改,才是要命的

文中并没有排斥意见交流啊,只是建议最好由工程师主动提出。

引用来自“haitaosoft”的评论

现实问题是:很多情况下,都不是 最好 的,所以才成为问题
你如何确定什么是最好的呢?意见的交流是参考,关键是一开始无法确定的,没有人是先知,好的结果总得在做的过程中验证出来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么避免不了推倒重来的过程,就像画家一样。在这个阶段,少的介入可以降低重构的成本,但意见和反馈可以伴随在这个过程中。

赞你~
2014/05/13 15:24
good
2014/05/13 15:02
支持楼主的“介入”和“拖管”这个说法;

小企业要效率,大企业需要流程;小企业追求个人效率最大化,大企业是流程标准和控制;“早期”这个标准,视环境不同而异;

赞同楼主最后的观点:拖管工具,不能代替日益增长的创造性的需求;

2014/05/13 14:30
支持
2014/05/13 13:59

引用来自“GuestA”的评论

增大一下行距,不然看得很辛苦。

引用来自“我的上铺叫路遥”的评论

@红薯 不换行如何增大行间距,UEditor菜单上没有,要装插件吗?
http://my.oschina.net/wolfculture/blog/264175 看这个行距大么?
2014/05/13 12:47

引用来自“GuestA”的评论

增大一下行距,不然看得很辛苦。
@红薯 不换行如何增大行间距,UEditor菜单上没有,要装插件吗?
2014/05/13 12:33

引用来自“我的上铺叫路遥”的评论

引用来自“haitaosoft”的评论

早期还是得多听听看看各方的意见才是正确的做法吧
否则,后期再加、改,才是要命的

文中并没有排斥意见交流啊,只是建议最好由工程师主动提出。

引用来自“haitaosoft”的评论

现实问题是:很多情况下,都不是 最好 的,所以才成为问题
你如何确定什么是最好的呢?意见的交流是参考,关键是一开始无法确定的,没有人是先知,好的结果总得在做的过程中验证出来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么避免不了推倒重来的过程,就像画家一样。在这个阶段,少的介入可以降低重构的成本,但意见和反馈可以伴随在这个过程中。
2014/05/13 11:46
文笔好!!!!79
2014/05/13 11:24

引用来自“我的上铺叫路遥”的评论

引用来自“haitaosoft”的评论

早期还是得多听听看看各方的意见才是正确的做法吧
否则,后期再加、改,才是要命的

文中并没有排斥意见交流啊,只是建议最好由工程师主动提出。
现实问题是:很多情况下,都不是 最好 的,所以才成为问题
2014/05/13 11:08
增大一下行距,不然看得很辛苦。
2014/05/13 10:00

引用来自“haitaosoft”的评论

早期还是得多听听看看各方的意见才是正确的做法吧
否则,后期再加、改,才是要命的

文中并没有排斥意见交流啊,只是建议最好由工程师主动提出。
2014/05/13 09:28
早期还是得多听听看看各方的意见才是正确的做法吧
否则,后期再加、改,才是要命的
2014/05/13 09:21

引用来自“我的上铺叫路遥”的评论

引用来自“王春生”的评论

企业行为和开源社区行为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开源社区无雇佣关系的约束,无直接商业利益目的。企业则存在直接的雇佣关系,有极强的目的性:盈利。两种不同性质的组织,决定了其管理方式也有很大不同。

我之所以只举开源项目的例子是因为我不想扯上相关企业。其实两者都一样的,跟盈不盈利没啥关系,我对流程只看两点:一是介入(有人),二是托管(无人)
我也觉得开源和企业差别不大,虽然企业觉得自己是为了盈利,但但事实上极其睿智的企业很少,我想也不在这次讨论之列,大部分企业的做法跟开源社区和组织近似。
2014/05/13 09:07
写的真的很好,受益了
2014/05/13 09:06

引用来自“王春生”的评论

企业行为和开源社区行为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开源社区无雇佣关系的约束,无直接商业利益目的。企业则存在直接的雇佣关系,有极强的目的性:盈利。两种不同性质的组织,决定了其管理方式也有很大不同。
应该说是动机不同,一个为利益,一个为自由。预期结果都是一样的:项目成功
2014/05/13 08:59
不仅是代码上的介入 我们这边的领导经常会介入来打乱整体的产品开发 主管都没实权 经常做无用工 对外一个版本都没发 内部已经重写了好几遍 版本迭代到3.0了
2014/05/13 08:59
不仅是代码上的介入 我们这边的领导经常会介入来打乱整体的产品开发 主管都没实权 经常做无用工 对外一个版本都没发 内部已经重写了好几遍 版本迭代到3.0了
2014/05/13 08:42
写的非常很好,学习了。
2014/05/13 08:28

引用来自“王春生”的评论

企业行为和开源社区行为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开源社区无雇佣关系的约束,无直接商业利益目的。企业则存在直接的雇佣关系,有极强的目的性:盈利。两种不同性质的组织,决定了其管理方式也有很大不同。

我之所以只举开源项目的例子是因为我不想扯上相关企业。其实两者都一样的,跟盈不盈利没啥关系,我对流程只看两点:一是介入(有人),二是托管(无人)
2014/05/13 08:25
企业行为和开源社区行为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开源社区无雇佣关系的约束,无直接商业利益目的。企业则存在直接的雇佣关系,有极强的目的性:盈利。两种不同性质的组织,决定了其管理方式也有很大不同。
2014/05/13 08:24
写的非常好
2014/05/12 09:33
博主文笔挺好的。
回复 @
{{emojiItem.symbol}}
返回顶部
顶部